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项目组历经3年倾力打造的牛津《技术史》全八卷中译本震撼面世。全书用1000万字3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插图,跨越从远古到20世纪的时空,以全景的视角,记录下了技术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全八卷牛津版《技术史》的出版不仅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经济史乃至社会史、各专业史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献。对深刻认识掌握科技发展的必然性及规律性,准确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及其社会影响也具有更深远的实际意义。作为第六卷的主译之一,我市侨联委员张秀杰博士承担了第六卷1-7章的校译工作。
牛津版《技术史》(A History of Technology)原著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性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ICI)赞助的一项计划。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查尔斯•辛格等4位主编均为国际知名的科学技术史学家。整部原著从牛津大学出版社1950年着手筹划到综合索引的最后一卷第Ⅷ卷1984年问世历时了整整35年,共近200位专家参与了原著撰写。
该套巨著引入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几经曲折才成为了目前的全八卷。因为涉及的学科面广,时间跨度大,期间有100余位中国专家历经艰辛参与了翻译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关于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学术巨著,被称为人类社会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
第六卷记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以及当时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间接促进了技术的快速发展,比如一战中潜艇、坦克及舰船技术,二战闪击战术中的机械化步兵运输工具,轰炸机以及原子弹的发明等等。同时,技术发展也决定性的影响了当时世界的格局和走向。第六卷从管理学角度讲述了技术的性质、创新的定义、创新的源泉、技术发展的经济学,以及政府、企业、教育对技术创新所起的作用。对1900-1950年期间原子能、化学工业的发展、农业、渔业、动力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钢和铁等金属利用技术的发展史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六卷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将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