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之声】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高地的建议 |
日期:2018-01-11 字号:【大 中 小】 |
哈尔滨是一座冰雪资源丰富的城市,具备寒地产业经济共同圈的区位优势和地缘效能。我们的冰雪资源既具有北欧的丰润和天时,也拥有北美的富饶和地利。我们拥有建立在冰天雪地环境下的区域产业和城乡村镇,更有融汇中西的历史文脉和城市艺术。目前,我市以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等为代表的冰雪增长点在不断向纵深推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和更快地发展我市冰雪产业,形成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繁荣冰雪局面,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市冰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冰雪产业体系松散,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市的冰雪产业主要集中在冰雪旅游方面,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级不高,与全民冰雪和全域冰雪的发展格局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在冰雪旅游产业本体上,我们也还存在着供给侧的质不够与量不足的问题,缺乏科技性助推和创新性引领,产业链性的矛盾阻碍了冰雪旅游价值的深度挖掘。以滑雪产业为例,盲目上马项目的低端重复化导致了人、财和物的大量浪费,科学化的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二是冰雪产业有形资产的价值运营有待提升。冰雪产业的有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植被、房屋、场馆和设备等,由于冰雪活动的季节性和气候性因素,我市冰雪活动的资产要素大多处于半年经营半年闲置的状态,资产价值运营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资产和资金的联动效益缺乏政策性引导,经营管理者缺乏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市场整体产业链衔接缺乏闭合。三是冰雪产业人才短缺和供给创新匮乏。我们市场上提供的冰雪产品和设施项目在品种、质量、特色和形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特征性提升空间,因为人才的短缺造成我市冰雪产业大而全的广度还不够宽泛,小而精的内涵还不够精美,既缺乏好品牌大项目带动冰雪产业链整体提升的拉动力,也缺乏特质品牌和小项目坐实一方并且精雕细刻的执着力。综合表现为同质化发展,低水平徘徊,文化内涵低,形象无设计和服务有缺位。我们的冰雪产业迫切需要人才的推动和创新的供给。 二、发展我市冰雪产业的几点建议 习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阐述了冰雪产业的价值内涵,指明了寒地经济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2022年在中国举办冬奥会为契机,以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为指引,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高地。把“全民冰雪”的生活方式推向深入,把“全域冰雪”的发展理念融会贯通,更好地推动哈尔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一是梳理冰雪家底,研究国际冰雪。对内我们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全方位和系统性地摸清哈尔滨冰雪相关要素的基本家底,按类别划分,按行业统计,以数据为基准,以图表为说明,重点分析冰雪要素对产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的拉动力,形成文图并茂和因果有序的哈尔滨冰雪要素统计分析报告。对外我们需要研究中欧、北欧、北美和日韩这世界四大冰雪产业供给端的发展现状和动因,按区域划分,按城市分类,提出建立哈尔滨冰雪产业高地的参照系和坐标点。二是规划冰雪体系,架构冰雪格局。系统性做好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的冰雪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分项完善冰雪产业的发展布局、功能形态、体育场馆、教育培训、赛事训练、冰雪装备和科研创新等系列规划和实施方略。规划要有韬略、具理念、能落地和重实效,在广域上要同国际接轨,在微观上要各具特色。提出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高地的2020年近期发展纲要、2025年中期发展策略和2035年远期发展规划,三是设立冰雪论坛,培育国际组织。设立机制创新和运营自主的哈尔滨国际冰雪产业发展论坛(简称论坛),建立永久会址地,结合论坛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功能多样和题材丰富的哈尔滨冬季博览会,并将冰雪赛事贯穿其中,助力提升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效应。随着论坛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将论坛培育成为国际性的冰雪组织,并进一步通过该组织举办冰雪赛事、制定冰雪标准、创新冰雪项目和引领世界冰雪。四是创建冰雪基金,构筑产业园区。建立哈尔滨冰雪产业发展基金,运用金融平台和资本杠杆将冰雪产业资本化和国际化,撬动冰雪产业的创新性研发,促进冰雪经济跨越式发展。创立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哈尔滨国际冰雪产业园,将冰雪产业相关的制造、代工、教育、培训、训练、研发、营销、网络、软件、影视和旅游等集合发展和主题推广,以中国庞大的冰雪市场为基底,以国际范式的冰雪运营模式为样板,多元合作,齐头并举,打组合牌,下格局棋。五是重视冰雪工程,强化项目管理。树立冰雪产业项目化管理的思维,从全程冰雪项目管理的视角去看待冰雪产业环节中的每一个项目,把握好投入、产出和市场的辩证关系。冰雪产业项目要做到明确组织形式,遵从市场规律,处理好投资造价、时间进度和质量供给这三方面的关系。要从冰雪项目的策划入手,以规划设计定形态,以建筑设计定形象,以景观设计定环境,可以借鉴欧洲古典元素也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元素,但要做到既不习古也不崇欧,而是要创造具有材料技术特征和东北地域文脉的规划和建筑,形成建筑艺术领域的哈尔滨新时代风格。建议在在哈尔滨重大市政工程项目中加强冰雪产业相关主题的植入和融合,重视项目策划阶段冰雪主题的论证咨询,找寻城市和冰雪的最佳结合点。六是加强国际交流,抢占冰雪高地。哈尔滨东有北美冰雪市场,西有欧洲冰雪市场,近有日韩冰雪市场,属地庞大的冰雪市场消费人口和广袤的冰雪资源利用基底使我们具备成为国际冰雪市场新高地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通过国际交流,先期学习世界上好的理念和模式,并在我们的主场加以运用,经过中期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创立中国特色的冰雪产业体系,最终在后期通过发展和创新,形成本土化和独特化的冰雪产业集群,走出哈尔滨自己的冰雪产业发展之路,形成引领东北亚冰雪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真正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的高地和极点。 我们要发挥政府、协会、企业、院所和智库的冰雪优势,请进来,走出去,关注冰场大市场,分析冰雪大数据,聚焦冰雪产业链相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要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的高地必须从资本上撬动好冰雪产业、从市场上找准冰雪价值、从教育上普及冰雪运动、从装备上促进冰雪产业、从管理上掌控冰雪项目、从形态上规划冰雪本底、从功能上布局冰雪节点、从形象上设计冰雪建筑、从景观上塑造冰雪环境。我们要建立冰雪体系的矩阵态和模式块,联通冰雪产业项目链和点阵群,打造冰雪信息的立体网和智能端,形成冰雪旅游的观光线和产业带,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冰雪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