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哈尔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今天是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侨联概况 侨情快讯 职能工作 招商引资 主题活动 基层动态 侨情信息
徐向英在中国侨联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表彰大会上发言
日期:2014-09-19   字号:【

    在中国侨联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表彰大会上,哈尔滨市侨联常委、市侨青会副会长徐向英代表省侨联作了精彩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和中国侨联领导的一致好评。现就其大会发言转录如下:

   徐向英,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放疗质控中心主任,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兼胸部肿瘤放疗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归侨侨眷,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及中华医学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放疗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放疗分会主任委员,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一、寒梅绽香 成就医学梦想
   徐向英1961年出生的一个医学教育世家,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劫难中曾一度寄养在别人家里,后随父母亲下放到常年严寒的大兴安岭林区深处,住6M2的板加泥房。不满9岁的她便开始了洗衣做饭,每天上学要沿着山间的铁道线走上十几里,任课的老师都是来自上海和江浙的知青,直至1973年恢复了大学招生才随父母返回哈尔滨。中学时上工厂、下农村,照顾弟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当时的学校没开外语课,就跟毕业于美国教会中学即现在北京通州潞河中学的父亲学英语,背诵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命运是如此地眷顾我,1977年,正当徐向英初中毕业准备下乡插队时恢复高考。终于在1979年以6.1%的录取率实现了她儿时从医的梦想---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学里,她是学习部长、校篮球队及田径队队员、连年的“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学生”,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年里心无旁骛,求知若渴,奠定了她人生最坚实的基础。1984年徐向英以全国医学院校统考优异成绩留校工作,从此便开始了漫漫的医学生涯。
   二、 砥砺成才 求学三渡扶桑 
   终于实现了救死扶伤之梦想,徐向英努力工作,如饥似渴。鉴于医院与日本有着多年友好交流的基础,她决定学习二外--日语。1989年受到了来访日本专家的指名邀请。于是,作为哈医大肿瘤医院史上最年轻的留学人员、离开了刚刚1岁半的女儿赴日本金泽大学深造。很快,她的诊疗技术得到了教授的认可,特许日本医生一样参与日常的临床工作。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去往他国,但是她坚决地抵制了来自各方的诱惑如期返回了祖国。
   回国后,徐向英没有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和荣誉,立志要跟上国际先进医学的步伐。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又通过了国家的日语出国考试,作为教育部高访学者再次来到了日本的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此次,她倍加珍惜这学习机会,很快掌握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及诊疗技术,并确立了一定要在日本攻读博士的目标,于1996年秋徐向英第三次踏上了漫漫的东瀛求学之路。
   此次留学是一场持久战,她默默地承受着远离亲人的孤独和生活上的艰辛,凤兴夜寐。5个月后,徐教授首次亮相于全日本放射线医学年会,发表的肺癌相关临床研究的论文起了轰动。当场就有求教的,有发难的,会后还有人专门造访的。她暗自窃喜,在傲慢的日本人面前第一次展示了自己,更展示了中国人的实力。从此,她更加刻苦的学习、工作。
   顺利地考取了大学院后,徐向英选定了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军第一位的肺癌作为研究方向。同时更加注重和同行们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几年中,她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日本厚生省关于早期肺癌诊断技术的研发课题,比近年中国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技术早了十几年。另外,徐教授还承担了东京荒川区每年的肺癌筛查工作。留学的近6年中,出席各级专业学术会议近30次,发表肺癌相关的学术论文24篇,获欧洲放射线学会等国际会议奖项4次,还参编了日文版著作。所取得的一个个成绩和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毅力令日本同行们刮目相看。在太多的留学生千方百计地想滞留下去的时候,令日本人不解的是他们每每和我谈到此话题时,从徐教授这里得到的答复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拿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在顺利地通过了英、日文考试后,徐向英于2002年2月顺利地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成为日本医科大学建校126年历史上第一名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外国人。带着收获的喜悦,满怀报效祖国的信念,她告别了东京,谢绝了南方一些医院的聘请回到了养育她的哈医大,并于200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3年晋升为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被任命为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三、献身医学 30载岁月如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要终生地学习。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从医30年来,徐向英时刻不忘父母的嘱托和职业赋予的使命,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循恶性肿瘤的诊治常规,为病人提供规范、经济的治疗方案,使肿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的、高质量的生存。无论多忙多累多晚,始终对患者以真诚的微笑减轻他们的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以耐心的解答得到他们的信任。在临床工作中严格的执行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她经常和医生学生们讲:“不论贫富贵贱,病情轻重,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生命”。不仅让肿瘤病人活下来,而且还要活得长、活得好。
   四、科研攻关,引领学术方向
   自02年回国后,徐向英利用在日本学到的先进的肿瘤诊疗理论和手段,先后在省内开展了十余项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填补了肿瘤放疗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她仍积极地吸收并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精确放疗技术,不断拓宽肿瘤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毒副反应,给更多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在肺癌领域里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目前,徐向英在国家各相关部位、各级专业学会及学术期刊兼职近30项,每年应邀出席数十次在国内外的各大专业学会。从医30年来,她始终虚心地向前辈、及国内外的同行们学习、请教和交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众所周知,医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依靠强大的科研做支撑。因此,她还十分注重基础研究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美国杜克大学、密执根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及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等建立了学术往来,并聘请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肿瘤中心的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共同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人才。此外,徐向英还参与了首个中美肺癌临床合作研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基金、卫生部吴阶平基金课题、卫生部重点项目等国家部委重大科研课题的横向合作研究,和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国内知名的肿瘤医院都有着友好和交流合作关系。此外,每年还受邀参加国家相关部委、多省市的各类课题科研的立项、各类科技奖项及成果的评审、多家学术核心刊物的审稿。她还承担了关于肿瘤放射敏感性研究的各类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省卫计委优秀归国人员科技进步奖、省卫计委医疗新技术奖16项、省级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标兵、优秀教师、巾帼楷模等多项褒奖。
   五、立德育人,传道授业解惑
   “爱之深也,责之切也”。在病人眼中她是医生,可在学生们的心中徐向英更是受他们尊敬、甚至崇拜的好老师。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她十分关注学科的建设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数十年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等多个轨道的学生任课。课堂上深入浅出,适时给予学生们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及素质教育,让未来的医生们以一颗赤诚之早早的进入角色。在她的带领下,早在2003年《肿瘤放射治疗学》即获得了国家级继续教育资格及首批“精品课程”;由徐向英教授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进入了全国80余所医学本科院校的课堂;作为副主编的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肿瘤学概论》为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仅评选出的两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还参与翻译出版了美国原版的《放射治疗教科书》等8部著作。
   爱之深也,责之切也。不论在课堂上还是临床实习中,她不仅仅传授的是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让未来的医生们早早的进入角色。回国后的12年里,徐教授已培养了近40名硕士、博士生研究生,其中有的在美国深造或被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江西等三甲医院优先录用或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不论在做人、做事及做学问等诸方面均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在学生的心目中她是位冷静严谨的导师,同时又是位平易近人、和善宽厚的母亲。作为教师,徐老师传授给学生们的不只是安身立命、济世救人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高尚的职业情操和为人处世的真诚态度。学生们经常说的是:徐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将会是一生的。
   六、热心侨务,立足奉献之本
   如前所述,尽管徐向英身兼研究所的管理及医疗、科研、教学等大量具体繁杂的工作,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侨联统战赋予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目前她还身兼黑龙江省高校归侨侨眷联谊会副会长、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省侨联委员、省侨商投资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市侨联常委、市侨青会副会长等职务。在省、市侨联的领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各项侨务活动,认真践行“两个拓展”,建言献策,做号基层的侨务统战工作。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使她深深体会到,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就永远摆脱不了被歧视的命运。是祖国培养了我们,我们更要尽全力地报效祖国,在新时期继续地建功立业。作为医生,她十分注重在广大侨胞中提倡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科学的防癌理念,因此,无论多忙都尽可能地挤出时间积极地参与各级侨务及公益活动。近几年徐向英先后荣获了市侨联系统“ 优秀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标兵”及“黑龙江省优秀归侨侨眷”等荣誉称号。2013年还被省侨联推选为唯一代表黑龙江省40万归侨侨眷的妇女代表出席了中国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了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大妇女姐妹们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使她备受感动和鼓舞。此次,徐向英又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殊荣,这一切都是对她30年工作的全面肯定,也是她今后继续努力工作的力量源泉。
   七、多彩人生,谱写品质年华
   熟悉徐教授的人都知道,她做人光明磊落,雍容大气,知性雅致,充满亲和力。非常喜欢读书,欣赏芭蕾舞和古典音乐,更爱好旅游、摄影、舞蹈和多项体育运动。她的人生目标是争取做一个意志坚强、温婉浪漫、雍容自信、具有独特魅力的女人。五十余载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她,在未来的日子里仍需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使每一天过得更加精彩、更有品质。从而在管理、医疗、科研、教学及侨联统战等工作中尽情的享受人生,无愧祖国,无愧时代,无愧年华……

  关闭
  公告栏 更多>>
2022“亲情中华•为..
关于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
关于推荐侨界“五支队伍..
哈尔滨市侨联2016年..
2017年哈尔滨市侨联..
  主题活动 更多>>
第27届“冰雪情”国际师生..
202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
202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
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
越鸟南栖思根脉 欢声笑语话..
  市侨商会 更多>>
以侨为“桥” 聚力冰城——..
哈尔滨市侨商会受邀参加202..
哈尔滨市侨商会与德申汇联合举..
弘扬企业家精神 助力冰城高质..
谋新篇 开新局 启新程——市..

哈尔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买卖街123号 电话:0451-84619510 电子邮箱:ha.qiaolian@163.com